为更好地推进高等院校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与创新发展,促进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,10月21日,我校主办的“以文化人 启智润心: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研讨会”在昌平校区举行。来自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京内外高校,中国科学院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通识教育专家学者云集一堂,积极探讨和分享新时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新思路、新理念、新方法,以期进一步促进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的交流协作。(详见学校新闻网https://news.cupl.edu.cn/info/1011/38775.htm)
以下是分论坛四的内容回顾:
分论坛四以“文明互鉴、学史经世”为题,在逸夫楼4040顺利举行。本分论坛分为上下两场,共有六位发言人。与会专家学者从当前中学和大学的通识教育现状、存在问题出发,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经验,畅谈了为何以及如何加强通识教育工作。
会议上半场,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胡祥雨以《通识教育中的通与专》为题,对比了中外通识教育的差异,以及通识教育中的通与专的关系,强调加强通识教育对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性。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李自典围绕《新文科建设中通识课程设置的思考》这一主题,从新文科建设角度,阐述了通识教育课程如何提质和创新的问题。李教授以《文化遗产学》课程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。
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杨以《历史类通识课程教学的思考》为主题,分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。中国文物报社首席编审李文昌在《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——文博资源是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》的主题发言中强调了在通识教育中加强与文博单位合作的必要性。
会议下半场,法大永利集团304am登录历史研究所邓庆平副教授、刘丹忱副教授分别对其主持编写的《中国社会史十讲》《互鉴互通: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》进行了翔实介绍。两位教授就这两门通识课程的现状、特点等进行了分享,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表达了进行教学改革的愿望。
在自由讨论环节,与会老师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。他们一致认为,通识教育需坚持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的发展理念,即把校外相关领域的专家请入课堂为学生讲授知识,同时带领学生积极前往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学习,使教学与实践充分结合。此外,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、专业等特点,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,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学环境。
文字:历史研究所供稿
图片:林子昕
上一条:分论坛五丨通识教育中的哲学发展 下一条:分论坛三丨中文通识教育分论坛